微型直流电机维修的问题汇总:问题:家用电器中常见的直流电机很小,绕制比较简单吧?答:是这样的。功率很小的永磁电机多采用三槽型铁心,高强度漆包线绕在铁心的三个翼上,成为电枢绕组。例如电动剃须刀的电机重新绕制时,可参照图7,先在I、Ⅱ槽内绕第一个线圈,再在Ⅱ、Ⅲ槽内绕第二个线圈.在Ⅲ、I槽内绕第三个线圈。绕好后将3个线圈的引出线头尾依次连接,并分别焊到对应的换向片上。问题:电刷严重磨损后,怎样更换电刷呢?答:更换电刷要注意尺寸合适,硬度适中。安装新电刷后,要将端面磨出圆弧凹面,使它与换向器表面接触时相吻合。研磨方法是在换向器表面包一层细砂布,把电刷按在细砂布上,然后慢慢转动电枢,在电刷上磨出凹弧面。电刷研磨后与换向器的接触面积应大于80%。研磨后应将换向器表面清理干净,防止炭粉残留在换向器上,造成换向片短路。问题:换向器上的故障怎样排除呢?答:电机长期使用后,换向片磨损,表面凹凸不平,这会在使用中产生火花。修理对应将凹凸的地方用细砂布磨平,并用酒精或汽油将换向器洗干净。 换向片间槽内嵌进炭粉和金属屑,或换向片间绝缘也会被火花烧蚀,会引起换向片间短路。应当用小锯条将片间的粉尘刮掉,直到见到绝缘材料的原色,然后用万用表检查片间确实没有短路的地方,再在换向片间刮过的地方涂进环氧树脂胶。等胶固化后,换向器就能继续使用了。问题:电机运转时,常有各种故障噪声。怎样判断它是从哪个部位发出的呢?答:直流电机的噪声往往是机械故障引起的。例如,轴承损坏,会引出“吐噜、吐噜”声;轴承中润滑油干枯,会产生连续的“咝咝”声;定子与转子相擦,会有周期性的“嚓、嚓”声;换向片不平,会发出“哒哒”声;电刷太硬或弹簧压力太大,会发出“吱吱”声…怎样从不同的噪声中判断故障部位,要靠你在平时检修实践中积累经验了。
直流电机控制器因无风扇可散热,全靠自然冷却,再加上工作环境大都非常恶劣,粉尘大,粉尘极易在电机表面堆积,从而引起内部温度过高,烧毁电机。介绍一下直流电机散热的相关问题: 1、经常清除电机表面尘埃,使其在良好的条件下工作; 2、在设计过程中,直流电机控制器表面应尽量光滑,使尘埃不易聚积,如果在粉尘较大的环境下工作,应考虑减去机壳表面的散热筋,因为此时,散热筋不仅起不到散热作用,反而易使粉尘堆积,阻碍电机散热。
微型直流电机维修的问题汇总:问题:电源电压正常,而直流电机不能起动,或有时不能起动,是什么原因呢?答:直流电机发生这类故障的主要原因是电刷与换向器间的接触不良;磁极绕组断路;电枢绕组断路或接地;电枢被卡住等。问题:直流电机转速异常的原因是什么?答:电源电压的高低.会在很大程度上调节电机转速,这是直流电机的一个特点。除此之外,磁极绕组短路引起定子磁场变弱、电机转速会升高;电枢绕组局部短路、断路或接地,换向器短路或接地.电刷或轴承磨损等原因又会使电机转速降低。问题:好象许多直流电机都有电刷与换向器间火花过大的故障。答:是的。电源电压过高,转速过快,都会在换向器上产生大火花。电枢绕组严重短路、断路或接地;电刷与换向器接触不良;换向器短路等也是产生大火花的原因。问题:电机运转时温升过高,是不是电机过载引起的?答:过载只是电机温升过高的一种原因。此外,电枢绕组受潮或局部短路、换向器上火花过大、轴承磨损或缺油,也会引起电机温升过高。问题:您上面讲到的直流电机常见故障,看来大多发生在电枢绕组、换向器和电刷上面。怎样修电枢绕组的故障呢?答:电枢绕组的常见故障有接地、短路和断路等。电枢绕组接地故障较为常见,一般发生在铁心的槽口或槽的底部。检查时,先用万用表测量电枢绕组与转辅间的电阻,如果阻值为零或很少,表明电枢绕组有接地故障。为了找到接地点,将低压直流电压加到电刷上,如图4所示。将电压表的一端接触转轴,另一端接触换向片,依次测量每个换向片与转轴间的电压。如果电压表有读数,说明该换向片连接的线圈没有接地;如果没有读数或读数明显减小,表明这片换向片连接的线圈已经接地。修理时,如果电枢绕组接地点在线圈引出端或电枢铁心槽口处,可将绕组与铁心相碰处撬开,再重新加绝缘就可以了。如果接地点在槽内,或是接地点较多,只好将整个绕组拆开重绕。
直流减速电机的使用过程中,会发现有振动的现象产生,有些用户可能会忽视这个状况,殊不知这也是直流调速电机出现的故障,同时也是鉴定直流调速电机好坏的一个标准。所以产生振动时要积极解决,防微杜渐。 具体对策有以下几点: 1、抑制转子不平衡量。 2、维护到容许不平衡量以内。 3、轴与铁心过度紧配的改善。 4、对热膨胀的异方性,设计改善。 5、强度设计或装配的改善。 6、轴强度设计的修正,轴联结器(推荐:易顺减速器)的种类变更以及直结对中心的修正。 7、轴承端面与轴附段部或锁紧螺帽的防止偏靠。 所以在直流调速电机的运作中仔细观察其是否出现震东,并根据上述产生振动的解决措施,来解除并替换已出现故障的部件所在。增强工作效率,即时解除故障,提升产品质量。